第3章 张松之能_知否从蒙童开始
AP小说网 > 知否从蒙童开始 > 第3章 张松之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章 张松之能

  《三国演义》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,益州刘璋派手下臣子张松出使许都,遇到了曹操手下以聪明著称的杨修。

  杨修向来恃才傲物,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里,见张松身材短小、其貌不扬,第一印象就不好,心里很是看不起他。

  于是,杨修取出曹操亲自撰写的兵书《孟德新书》给张松瞧,想要以此夸耀自家主公的武功,顺便对张松奚落一番。

  哪知张松看完却是不屑一顾道:“此书吾蜀中三尺小儿童,亦能暗诵,何为《新书》?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,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,止好瞒足下耳!”

  杨修当然不信自家雄才大略的主公是个文抄公,当场出言驳斥。

  张松却道:“公如不信,吾试诵之。”

  于是张松当场将十三卷的《孟德新书》从头到尾背诵了一遍,竟然没有一个字出错。

  杨修大惊,这才知道张松有过目成诵之能,从此对张松刮目相看。

  卫辰前世识字没多久就开始读三国,一百二十回的《三国演义》翻来覆去看了不知多少遍,对杨修和张松的这段故事自然是记忆深刻。

  只是卫辰怎么也没有想到,自己如今居然也有了“张松之能”,甚至还犹有过之!

  演义小说中的人物可能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夸张,与人物的真实形象有一定的出入,可卫辰的本事却是实打实的。

  《论语注疏》共二十卷,分为两册,全书二十多万字,一个上午的功夫,寻常人要粗略看一遍恐怕都未必来得及,卫辰却能一字不落地看完,而且立即就背得烂熟于心。

  这种本事,说是特异功能也不为过了。

  “难道是因为两世记忆的融合?还是穿越时空对我的意识和思维产生了什么未知的影响?”

  卫辰百思不得其解,最终也只能把原因归结到穿越上,毕竟穿越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够玄乎的了,再附带一些其它的“赠品”似乎也说得过去。

  不管怎么说,有了这过目成诵的本事,对卫辰来说肯定是一件大好事,至少对卫辰日后踏足科举之路是很有帮助的。

  “辰哥哥。”

  熟悉的童音在房门外响起,打断了卫辰的思绪,平和的笑意随即出现在他脸上。

  “是阿旭吧,有什么事,快进来说吧!”

  张旭应声开门,手上还捧了个食盘,上面摆了一口砂锅,还没开盖,羊肉的香味就已经冒了出来。

  张旭七岁,身高只有半个大人那么高,力气还远没有长成,食盘上的砂锅加上里面的食物看着得有几斤,张旭捧在手里摇摇晃晃,连带着脸上都在使劲。

  卫辰连忙接过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的食盘,问道:“怎么是你送饭来,卫姨和姨丈呢?”

  溪隐村人多以卫为姓,百年前同出一源,细论起辈分来,卫如意和卫辰父亲卫明昭算是同辈,因此卫辰称呼她为卫姨,称呼张明为姨丈。

  见那食盘被卫辰稳稳地放到了桌上,张旭心神一松,一屁股坐在地上,吐出小舌头喘着气说道:“阿爹一大早就下地干活去了,阿娘进县城去了。”

  “那这饭是谁做的?”

  卫辰指着桌上的砂锅问道。

  “阿娘临走前就做好焖在锅里的,我刚刚又给生火热了热。”

  张旭不在意地说道,仿佛一个人看家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一般。

  卫辰暗自咋舌,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,果然一点不错,再想想自己前世,十几岁都还一次没进过厨房,卫辰心里不禁一阵惭愧。

  张旭喘匀气,就又从地上爬了起来,三两下把凌乱的桌面收拾干净,然后打开砂锅锅盖,把木勺放进锅中,转过头来扶着卫辰坐下吃饭。

  卫辰坐在桌前,低头看着眼前热腾腾冒着香气的羊肉粥,鼻头莫名有些发酸。

  此时农家的习惯都是一日两餐,早一顿,晚一顿,闲时吃稀,忙时吃干,每日都是勉强填饱肚子。

  张家也只是中下农户之家,自然不会例外。

  但卫辰自从恢复意识以来,每日都是三顿,顿顿有鸡蛋,还有煨得烂熟的羊肉、浓浓的小米粥。

  难怪张家只有区区几亩地,张明这个壮劳力却每日天不亮就要下田,很晚才一身疲惫地回家,八成又是在村里的大户那里做帮工。

  而卫如意赶路进县城,估计也是为了去县城里的杂货铺子卖她连夜打好的草席……

  “怎么了,辰哥哥,快点吃啊,冷了就不好了。”

  张旭看卫辰坐着不动,小声催促道。

  卫辰摇摇头,放下心事,转头看向小板凳上正襟危坐的张旭,见他正不自觉地吞咽着口水,不禁莞尔一笑道:

  “阿旭,过来一起吃吧,我一顿也吃不了那么多。”

  张旭年纪小,本来就嘴馋,又许久没碰过荤腥了,热粥的时候就已经被羊肉的香气勾起了肚里的馋虫,只是记得母亲临走时的嘱咐才没有偷吃。

  如今卫辰开口相邀,张旭哪里还忍得住,当即又去拿来一个木勺,直起身子站在桌前,和卫辰你一勺我一勺地分食起来。

  吃过饭,张旭拍了拍自己圆滚滚的肚皮,一脸满足地打了个饱嗝,然后就自觉地收拾起了碗筷。

  卫辰帮着一起收拾完,便整了整衣衫,徐步踏出门去。

  他如今身子渐渐恢复,已经不需要人搀扶,也可以自行出门散步。

  既然下了锻炼身体的决心,卫辰自然不会偷懒,必须尽快恢复健康,逐渐充盈体力才行。

  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村中的土路上,卫辰暗自琢磨着发家致富的门路,好让张明和卫如意不至于那么辛苦。

  尽管已经发现了自己在背书上的天赋,但这并不能让张家的生活条件有什么改善。

  而且,供养一个读书人很有可能还会让张家一家三口过得更加窘迫。

  因此,卫辰必须找到一种快速来钱的方法,既是为了报答张家的恩情,让张家的生活过得好一点,也是为了卫辰自己能安心读书,参加科举。

  作为一个有着研究生学历的现代人,想在古代搞点发明出来赚钱对卫辰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,但以卫辰现在的情况,连最基本的起始资金都拿不出来,这反倒成了最大的问题。

  不知不觉间,卫辰已经走到了村外的小溪旁,这条小溪名为荆溪,正是溪隐村得名的由来。

  溪边空气清新,大大有助于思考,卫辰在岸边孑然伫立,任由饱含水意的微风扑面而来,聆听着耳畔哗哗的流水声,顿感心情舒畅,忍不住开怀大笑了几声。

  笑声随风而去,飘入了正在溪边浣衣的村妇耳中,她们纷纷好奇地将目光投向卫辰。

  “这是秀才公家的娃娃?不是听说他病得很重么,怎么出来了?”

  “应当是大好了,就是瘦脱了形,啧,原来多壮实的一个后生啊,现在风一吹就会倒。”

  “他没事跑到这溪边来吹风做甚?”

  “该不会身上的病好了,脑子又给魇着了吧?”

  “可惜啊,秀才公只留下这么一根独苗,如今眼看也是废喽……”

  此时的读书人都很受人尊敬,尤其卫明昭还是溪隐村几十年来第一个有希望中举的读书人,在村中的地位更是超然。

  也正因如此,卫明昭死在考舍中的凄惨遭遇传开后,令许多村民们都为之唏嘘。

  如今卫辰又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,在村民们眼中,卫明昭这一脉怕是要自此彻底没落下去了。

  妇人们的低声议论传到卫辰耳中,卫辰的脚步只是微微一滞,旋即又轻快起来,继续朝着张家的方向快步离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ptfone.com。AP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ptfone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